11月11日,TIME杂志公布了2022年最佳发明奖(Best Inventions 2022)。“AR & VR”单元一共上榜四件产品,其中三件为工业/企业级产品,分别为「看到科技」的影视级3DVR摄像机Kandao Obsidian Pro、「Magic Leap」的企业级AR头显Magic Leap 2、佳能针对3D VR视频拍摄的鱼眼镜头。
在Quest 2等一众热门消费级产品中,国内消费者略显陌生的「VITURE」成了一匹“黑马”,作为唯一的消费级XR产品斩获了奖项。TIME对其的评价是“行走的电视机(TV to Go)”。
成立于2021年9月,VITURE在今年4月发布其第一代产品VITURE One后,顺利实现了“后来居上”。VITURE One以399-629美元的早鸟价格,在海外众筹平台Kickstarter上获得了超过5000人的支持者以及超300万美元的超额认购,创造了AR终端产品的众筹记录,并打破了此前Oculus保持5年之久的240万美元的众筹记录。
以往的AR眼镜受制于算力和重量的矛盾,难以打造满足消费级市场需求的产品。VITURE One突破了这一限制,率先利用云计算和5G技术,实现高算力渲染和移动便携性的共存。
VITURE One的一大特色是拥有一个颈挂式的计算单元,将电池和计算模组集成于颈部的挂环,并采用磁吸式连接设计。这一创新性设计不但可以提高电池和计算模组的散热效率,还能兼顾佩戴的舒适性和美观性。
颈环内搭载了VITURE基于安卓的自主定制化OS,其内置了云游戏、云串流、流媒体和云办公等app,解决了AR眼镜的内容和适配问题。
作为一款主打3A游戏和沉浸观影的产品,VITURE One在影音系统配置上解决了主流消费级AR眼镜近视调节功能缺失、沉浸感较低的问题。考虑到近视消费者的需求,VITURE One在镜框上设置了0-500度的近视调节波轮。
同时,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沉浸式的空间声音体验,VITURE One采用了与哈曼合作开发的嵌入式扬声器和逆声场技术,在降噪的同时也能减少声音的泄露。
在光学方案上,VITURE One采用的是主流BB方案。显示器采用的是Micro OLED屏幕,分辨率能达到1080p,亮度1800nit,支持7档调节,对比度50000:1,刷新率60Hz,FOV 43度,支持2D/3D切换。
值得一提的是,VITURE One是全球首个采用电致变技术的AR硬件产品,电致变镜片的透光率可在5-80%之间调节。这也意味着,消费者可灵活在“沉浸式的电影院”和“明亮的现实”之间切换。
为了能让“荧幕”随着消费者的轨迹“动起来”,VITURE在产品结构和人机交互等层面融入了不少巧思。“AR眼镜和VR头显最大的区别是眼镜的移动属性,”姜公略介绍,“AR眼镜的竞争对手不是VR,而是手机、Pad、智能手表。要找到移动场景下还没被满足的刚需。”
目前市面上大多AR眼镜净重都超过了80g,而VITURE One将眼镜重量减轻至了78g,可支持连续2-3小时舒适佩戴。考虑到人体工学,VITURE One将铰链端高度设计为等同一般墨镜的9mm,鼻托设计为类正常眼镜的形态可适配不同的头型人群。同时,VITURE One镜架使用了散热效率较高的镁铝合金,并将主板位置从一般AR眼镜的横梁移至铰链处,减少与用户皮肤的接触面积。
“眼镜品类天然具备时尚属性,VITURE One定义为一款科技时尚潮品,”姜公略说,“除了游戏和观影,我们要考虑AR眼镜还能带给消费者作为潮酷装饰的额外价值。”时尚属性是VITURE找到的一个切入点,姜公略将眼镜+颈挂类比为苹果的AirPods,“作为眼镜,用户必须觉得戴着好看才会长时间使用。科技能力和时尚设计的结合在消费级市场具有很好的竞争力”。
VITURE创始人姜公略毕业于哈佛大学设计学院,曾任职于微软亚洲研究院、Google X实验室、MIT媒体实验室,曾担任Rokid首席设计师、Rokid AR产品研发团队负责人,并主导开发了Rokid Glass。曾主导B&O音箱、蔚来电动滑板车、松下智能家居产品设计的英国知名工业设计工作室Layer合作操刀VITURE One的产品设计。
Layer工作室创始人Benjamin Hubert称VITURE One为“极简的设计”:“苹果正在进入这一领域,你将会看到这一趋势,也意味着今后的AR产品会越来越小巧。大家追踪的目标都是朝着普通眼镜形态,或者隐形眼镜方向演进,现在我们迈出了第一步。”
近期,VITURE One开始发货。姜公略告诉36氪:“VITURE最早的用户永远都是极客和开发者,只有他们根据AR系统开发出优秀的内容,更多的使用场景才能落地。”
“目前AR是缺少内容的,所以在技术上要渐进式的发展。”他认为XR设备走向C端消费市场的成熟Roadmap是:上游硬件厂商和互联网基础平台提供底层技术和系统,品牌负责产品定位,创作者根据定位完善内容生态,一个完整的新生态才能形成飞轮效应。“XR原生内容会进一步带动XR设备的普及,从而带领数字内容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”。
来源:https://www.toutiao.com/article/7165726908209725963